凈水劑是什么?怎么使用?
時間:2025-07-21 08:53:41
來源:
瀏覽|:3次
凈水劑是什么?怎么使用?
凈水劑是一類能通過物理吸附、化學反應(yīng)或絮凝沉淀等作用,去除水體中雜質(zhì)(如懸浮物、膠體、有機物等),改善水質(zhì)(如澄清、凈化、脫色等)的化學藥劑。
它廣泛應(yīng)用于工業(yè)廢水處理、污水處理廠、水體凈化等場景,作用是讓水體中的污染物形成易分離的沉淀或絮體,或直接吸附去除,降低水體渾濁度、污染物濃度。
常見凈水劑類型及特點:
類型 代表產(chǎn)品 主要作用 適用場景
絮凝劑 聚合氯化鋁(PAC)、聚丙烯酰胺(PAM)吸附膠體顆粒,形成大絮體沉淀 市政污水、工業(yè)廢水、自來水澄清
混凝劑 硫酸鋁 破壞膠體穩(wěn)定性,促進顆粒凝聚
吸附劑 活性炭、沸石 吸附有機物污水脫色
凈水劑的使用方法(以常見類型為例)
凈水劑的使用需根據(jù)水質(zhì)污染類型、藥劑種類、處理目標調(diào)整,步驟包括 “溶解→投加→反應(yīng)→分離”,以下是通用方法及典型案例:
一、通用使用步驟
水質(zhì)檢測
先明確水體中的污染物類型(如懸浮物、膠體等)和濃度,確定所需凈水劑類型及用量。
藥劑溶解 / 稀釋
固體藥劑(如PAC、PAM):需先溶解成溶液(避免直接投加結(jié)塊);PAC 可配成的水溶液,PAM(絮凝劑)需用清水緩慢攪拌溶解(濃度 0.1%-0.3%),防止結(jié)塊影響效果。
液體藥劑:可直接稀釋(按比例加水),或根據(jù)濃度直接投加。
投加方式
投加位置:需在水體流動或攪拌充分的位置(如水泵入口、反應(yīng)池、攪拌罐),確保藥劑與水體均勻混合。
投加量:按 “少量多次” 原則,根據(jù)試驗確定用量(如 PAC 處理市政污水。
投加工具:小水量可手動潑灑;大水量需用計量泵、投加器等設(shè)備自動投加,控制流速均勻。
反應(yīng)與沉淀
藥劑投加后,需保持水體攪拌(或自然流動),讓藥劑與污染物充分反應(yīng)(如絮凝劑形成絮體)。
反應(yīng)后靜置沉淀(或進入沉淀池),時間根據(jù)污染物多少而定,待絮體或沉淀下沉,上層水澄清。
分離凈化水
沉淀后,上層澄清液可直接排放或回用;底部污泥(如絮體、沉淀)需通過過濾、壓濾等方式分離處理。
聚合氯化鋁(PAC,絮凝劑)—— 處理生活污水
溶解:將 PAC 固比例溶于清水,攪拌至溶解(無顆粒)。
反應(yīng):攪拌后靜置 ,水中懸浮物形成絮體沉淀,上層水澄清。
聚丙烯酰胺(PAM,助凝劑)—— 配合 PAC 增強絮凝效果
溶解:PAM 易結(jié)塊,需用冷水緩慢倒入并攪拌(轉(zhuǎn)速不宜過快)。
投加:在 PAC 投加后、絮體初步形成時投加(順序不可反),
活性炭(吸附劑)脫色
投加:直接將顆?;钚蕴糠湃脒^濾罐(如凈水器濾芯).
分離:通過過濾裝置(如砂濾、活性炭過濾器)截留活性炭,避免殘留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項
按順序投加:若使用多種藥劑(如 PAC+PAM),需先加混凝劑(PAC),再加助凝劑(PAM),避免直接混合。
控制水體 pH 值:多數(shù)凈水劑在中性至弱堿性效果,酸性水體需先加石灰調(diào)節(jié) pH。
避免過量使用:如PAM過量會導致水體黏稠,需通過小試確定用量。
操作:部分藥劑需佩戴手套、口罩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或吸入。
總結(jié)
凈水劑是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凈化水體的藥劑,類型多樣,需根據(jù)污染物選擇。使用是 “先檢測、再溶解、均勻投加、充分反應(yīng)、分離沉淀”,同時注意藥劑順序和用量控制,才能改善水質(zhì)。
